随着高校生源竞争愈演愈烈,今年高招中,不少深层次矛盾浮出水面。最先露出端倪的是上海两所高校“同城德比”。复旦大学湖北招生组组长、历史系教授冯玮称,招生大幕甫一拉开,上海不少考生家长表示复旦大学之前与考生签订的预录取合同取消,说是接到“某理工科大学”招办打来的电话,他们以优惠条件“唆使”考生转报自己学校,导致部分“不明真相”的考生倒戈。
预录取”是不少大学常见的招生手段。接受媒体采访时,冯玮详细地介绍了“预录取”的规则:“签协议”是从2009年开始的,就是填报志愿前,对预计能上复旦线的考生给出录取承诺,双方签订协议,由于这个协议本身没有法律效力,如果学生签了协议反悔,我们也没有办法。但对学校却是有制约的,学校既然承诺了,就算当年生源爆棚,也只能通过增加计划来消化。我们这样做,是想给报考复旦考生吃颗‘定心丸’。”
同样是“预录取”惹的祸,安徽7名接到南京大学“预录取”通知书的高分考生,一场欢喜后迎来的是“被抛弃”的命运。尽管按照此前南大招生老师与他们签署的预录取协议,他们已是“稳坐钓鱼台”。谁知,南京大学今年喜遇招生“大年”,这几名考生由于未达到最终投档线,未被录取。
为了争夺高分考生,前几年就有有重点高校在招生时爆发口水战,招生中出现很多恶性竞争,这也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高校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潜规则”,是因为“明规则”不完善。眼下的招生乱象,根源在哪里呢?其实在于高考志愿填报方式不断变化,但高校招生录取制度却未能跟上,二者未能同步配套。近年来,多数省区都已采取高考后填报“平行志愿”的方式,使得分数变得十分重要,但办学指导思想是否端正却未引起足够重视。这也是教育界应该深思的一个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