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统计,2008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再加上2007年年未就业人数约100万人,有659万人面临就业,按照往年比例推算,2008年待业大学生达112.9万人。预计未来3年,大学毕业生每年仍将增加50万人,就业压力空前加大。同时,由于生产成本、人力资源成本上升,应届毕业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
最新发布的《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指出,大学生择业观的偏差,求职者应聘与企业招聘间存在脱节造成了大学生的就业难,而就业力培训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择业观有偏差导致大学生就业难
为什么会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白皮书》对此问题做出了权威解答,这包括国家制度、体制层面的问题,大学生择业观的偏差、求职者应聘与企业招聘间存在脱节问题,现阶段人才市场缺位问题等。
《白皮书》指出,目前我国大学生择业观仍有所偏差。我国高校传统教育模式是一种“精英式”培养,大学生就业盲目追求大城市、沿海发达地区,就业方向集中在国家机关、大型国企和外企,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却受冷遇,大量技术性、服务性岗位招不到员工。
南京、大连等城市近期所做的调查显示,一些大学生择业的理想色彩过重,70%以上的大学生留恋大城市,半数以上的人期望月薪在3000元以上,几乎没有人认可1000元以下月薪的工作。“这种反差说明了高校毕业生求职仍把‘工作稳定’和‘社会地位高’作为主要择业标准,也反映了求职者应聘与企业招聘间存在脱节。”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肖鸣政说。
除此之外,人才市场与人才中介的缺位造成的信息不畅也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之一。“大学生作为刚刚步入社会的群体,个人无法获得充分的信息,就业信息不够畅通。”肖鸣政说,大学生找工作,理所当然要选择“好职位”,即使在“不如意职位”暂时就业成功,也千方百计想“跳槽”,这自然就增加了就业难度。
三大群体就业问题突出
《白皮书》指出,女性、非重点高校、基础学科三大群体就业问题突出。专家分析表示,近年来,我国高校女生数量逐年成倍增长;供大于求为用人单位提高就业门槛、设置性别限制提供了条件,女大学生成了就业大军中的弱势群体。
研究生就业率普遍较高,但本科层次就业状况呈现院校类型性差异,直属高校、部委高校与地方院校和大专院校就业率差距较大。较好的用人单位会优先考虑重点高校毕业生,专科生的就业环境则较为严峻。
肖鸣政也指出,在当前大学生就业普遍困难的情况下,一些名校大学生频频跳槽导致“高不成,低不就”、“曲线就业”的现象,也使得一些中小企业宁愿招收资质、能力等各方面表现平平的毕业生,也不愿招收名校的“高材生”。
除上述两点外,不同学科分类就业率差距较大,工科、理科类初次就业率较高,人文社科类学科是初次就业率较低的学科,以往的热门专业如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由于招生人数激增,导致热门专业学生也成为就业困难群体。
就业力培训将掀热潮
《白皮书》指出,企业将越来越多业务外包给派遣机构已是一种趋势,而大学生也应加强职业素质修养、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力培训,以此增强个人能力、缓解就业难的问题。
上海市对外服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郭丽娟表示,就业力培训将会从学校独自承担过渡到由学校、社会共同完成,入职前教育和生涯管理培训将掀热潮。“到目前为止,就业力及人生规划在中国还处在一个启蒙的阶段,各高校的教育改革将会如火如荼地展开,大量职业生涯规划及能力提升课程的培训将进入到大学的课堂。”
此外,她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需要社会与高校互动,建立大学生实践平台。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一大障碍是缺乏实习经验。社会职业中介组织和高校有必要积极整合资源,推动合作,实施大学生就业服务计划,建立各种大学生就业实践平台。
据了解,在目前经济形势下,国家及各地推出了一些大学生就业优惠政策。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处长方伟表示,目前国家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有“多、缓、促、保、帮”5个措施。
据介绍,“多”即指尽可能多地制造培育岗位和职位供大学生就业;“缓”意在通过学校尽可能地开设科研项目,留住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在校进行科研开发,成为人才“蓄水池”,缓解当前严峻的就业压力;“促”是通过相关的优惠政策促进大学生拓宽就业面,鼓励大学生参军或者到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保”指完善相应的就业配套设施,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可靠的保障;“帮”是说学校、社会和人力资源部门对家庭困难、甚至有性格障碍的大学生尽可能提供帮助。
相关产品连接:
小学教育 初中教育 高中教育 英语教育 家庭教育 职业培训 视频在线 体验商品
【关闭窗口】· 【打印】· 【顶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