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留学生”这个群体对中国人来说是头顶光环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不少年轻人近乎痴狂地背诵单词,就是为了能抓住有限的机会走出国门,成为留学生。如今,留学行业空前火暴,上百万的海外留学生及每年几十万的准留学生,造就了留学市场的一片繁荣。从建国初到如今整整60年的时间里,中国几代人的留学观发生了巨大变化,虽然每一代留学生都受其特定的历史环境影响而各具特色,但不可否认的是,回到祖国的他们,通过其思想、言论和行为,为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空气,也一步步推动和影响着中国的发展。
建国初期,留学基本是公派
建国初期,由于来自西方的封锁压力比较大,当时中国人前往留学的主要国家是“老大哥”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其他的还有法国和英国。据了解,建国初期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前后(1949年-1977年),国家公派留学生大概1万多人次。这批留学生称得上是新中国的留学前辈,在国外所学的学科也是当时我国紧缺的。他们学成归国后,为我国建国初期的经济、军事、国防的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
1978年我国走上改革开放道路,在很多留学教育专业人士看来,正是在改革开放至今3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留学人数和留学观念开始发生巨变。这期间,中国人的留学观先后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的显著变化。
改革开放初期:“理想型”精英留学
改革开放初期,很多中国人渴望走出国门。虽然1981年我国自费出国留学的政策已经放开,托福考试也开始进入中国,但由于当时中国家庭普遍收入较低,再加上社会观念的盲区、信息不对称,很多人托福成绩并不好,出国手续又非常复杂,能够自费出去留学的几乎是凤毛麟角。因此,从1978年至1985年中国自费留学政策趋于完善之前,中国的留学仍属于精英留学,以公派留学英美国家为主。
今年56岁的苏家振是一名地质勘测工作者,他就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被单位选中公派去英国留学的。他告诉记者,当时国家每个月提供200英镑奖学金,而且明确规定不能打工。除去租房和吃饭的费用,每个月还能剩不少。他说,现在很多人轻轻松松就出国留学了,这对当时的人来说简直是遥不可及的梦。那时出去留学的人,在亲友眼中都“很有光彩”,回国的人用省下来的钱买电视、冰箱等时髦的四大件。而且,很多人因为出去来之不易,所以不愿轻易回来。“尽管语言交流困难,千方百计也要把家人弄出去,有的实在出不去就离婚了”。苏家振说,其实那时一些人不愿意回来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受物质和文化的冲击,“比如在美国看到一辆车,国内部级干部才能坐的,而在美国自己买了就可以开,不像现在国内生活条件好,很方便,很多留学生愿意回来”。
1985年至1999年:“谋生型”跟风留学
1985年国务院下发《关于自费出国留学的暂行规定》,提出“自费出国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一条渠道,也是贯彻对外开放政策、引进国外智力的一个方面。国家对自费出国留学人员在政治上与公费出国留学人员一视同仁”,进一步完善了自费留学政策。
2000年至今:"反思型"留学疑惑
随着中国经济崛起,越来越多的家庭有能力为子女支付海外留学费用.留学生素质急剧下降.留学生从海归到海带,不少家长们已经开始反思留学是否是子女最好的出路?国外学历到底能为子女的就业加分多少?是否有更好的机会让子女拥有竞争优势?如何使子女在求职场上与众不同?
【关闭窗口】· 【打印】· 【顶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