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洞的说教、随意的“改编”、模棱两可的事实,甚至杜撰一个个“名人故事”,这样的课文竟然在时下通用的小学语文教科书里时有出现——浙江三位较真的语文老师咬文嚼字,挑出了课本里的刺。
作为一名小学生的家长,我得感谢浙江的郭初阳等三位教师,他们对小学教材内容的质疑,使我们都有机会重新审视孩子们每天阅读背诵的教材读物。
郭初阳老师说,时下的教材普遍缺乏经典作品,但可笑的是,有很多经典却被随意篡改后出现;有的课文内容老旧,灌输过时的思想;很多甚至连故事的真实性都让人怀疑。
教材中一些美好的故事,常常会被孩子拿来学习模仿,一旦孩子们发现这些道德衣衫根本不存在,他们将作何感想,我们这些家长们又该如何解释?古今中外那么多适合孩子们阅读的经典名篇,为什么就不能摘选一些供孩子们做教材使用,而一定要造些伪文章来欺骗孩子们呢?
作为家长,我们希望相关专家对教材编选的内容可以宽泛一些,然后通过网络征求家长与一线教师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教材可能内容更为丰富,也会更符合孩子们的需要。
童心不可蒙骗,教材不可编造,对孩子们负责,就是对国家的未来负责,也就是对社会良知负责。教材是孩子们人生的第一本导游手册,教育主管部门一定要意识到自己神圣的责任。(吴祚来)
【关闭窗口】· 【打印】· 【顶部】· 【上一篇】· 【下一篇】